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首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党史研究
  • 党史著作
  • 党史人物
  • 党史大事记
  • 党史遗址
  • 党史期刊
  • 党性教育基地
  •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赢牟春秋文章目录


    鲁中抗日经典故事
    发布日期:2016-09-2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于向阳 字号:[ ] ?

    鲁中抗日根据地是山东省的战略中心,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鲁中军民共对日伪军作战6920次,毙伤俘日伪军12.8万人。抗战胜利后,鲁中成建制走出去的子弟兵计12万余人,支援新解放区的地方干部达到9000余人。其中包括两名元帅,30名中将以上的将领。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在莱芜战役纪念馆隆重开展,共展出图片700多幅,场景15处,文物600多件,集中展现了鲁中地区军民浓墨重彩的抗战事迹。

    三战三捷杨家横闻名全国

    1940520,凌晨两点多,莱芜东南的杨家横村。廖容标司令接到紧急报告说:“博山城、莱芜城‘扫荡’根据地的鬼子已经出动。”

    “有多少人?”廖容标问。

    “千余人。”报告人员肯定地回答。

    “分几路?”廖容标又问。

    “分三路,博山的两路敌人共计500余人,已进至苗山以东上坡地带。”

    廖司令员立即命令:“迅速通知各部队,按原作战方案行动。”

    杨家横地处鲁山西首,是进入沂蒙山区的咽喉地带。如果此地失守,日军会往临沂地区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山东党政军机关驻扎地。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下午1点左右,黄压压的敌人正大摇大摆地向杨家横方向行动,岂不知八路军早已埋伏在此。

    “打!”指挥员发出了“开火”的命令,埋伏于庄内庄外的指战员一跃而起,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打得鬼子措手不及,晕头转向。

    被打晕了的鬼子稍微冷静片刻便立即组织反扑。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我军与鬼子展开了白刃战。有的用刺刀捅,有的用枪托砸,有的甚至脱掉褂子抡起大刀猛劈鬼子。每个院子,每间房子和每一个隐蔽物,都要经过反复地争夺。

    黄昏时分,敌增援部队1500余人与杨家横残敌会合后,准备殊死拼搏。夜晚10点到12点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八路军的喊杀声和鬼子的嚎叫声混成一片。日军看战斗形势不妙,仓皇而逃。

    这一战,激战10余小时,歼敌百余人,日军大队长剖腹自杀。

    半年过后,一直对第一次杨家横战斗失败耿耿于怀的日寇,开始对八路军重新整编的一旅二团实施疯狂报复。

    1111,泰安日军长岛旅团紧急从泰安、新泰分别调集1个日军大队六七百人和两个伪军大队四五百人,向杨家横扑来。

    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诱骗敌人中计,在占据制高点的情况下,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战斗打了两天两夜,共击毙日伪军230余人,余敌在飞机大炮的掩护和一个大队的增援下败退离开。

    日寇两次在杨家横遭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但仍不甘心失败,再次调集淄博一带日军、伪军各3个中队共约1000余人的兵力,配备大炮等大量重型武器,准备向八路军实施报复。

    1941年元旦,敌人连夜出动了。

    日军在中队长松木的指挥下,抄小道想给八路军一个突然袭击,哪知碰上早已埋伏在此的一营小分队和5个特等射击手的枪口。他们放过敌人的前哨,专打敌人的军官和主力,用手榴弹炸乱敌人队伍。5分钟的伏击,敌人死伤过半,中队长和几个小队长被击毙。

    日寇恼羞成怒,日军大队长池田亲自率队向八路军发起反扑。池田赶到三山村的沟边,看到两边陡峭的山势,池田心里发毛,嘴上说:“这是什么鬼地方?

    “这里是杨家横,咱们现在的位置是三山村的沟边。”一名日伪军回答。

    联想起数次在杨家横的惨败,池田心里不祥感涌上心头,他不停地说:“八路,我要和你们拼个你死我活……”

    此时早已在此埋伏的八路军突然冒了出来。

    “给我狠狠地打!”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八路军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敌人开火,把敌人打得乱作一团,受惊的战马嘶鸣狂奔,人仰马翻。

    此次战斗历经99夜,共击毙日军中队长以下270余人,伪军中队长以下300余人,俘虏日伪军百余人。

    再次大获全胜的消息传遍了鲁中抗日根据地,三战三捷的杨家横战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粉碎了日军“扫荡”阴谋,在抗战历史上,与黑铁山起义和徂徕山战役齐名,是山东抗战的关键一仗。三战杨家横的战例因为战术上的巨大成功,载入军事科学院编纂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写进了《八路军山东纵队队歌》。

    “爆破攻坚”战法威震全国

    19486月,华北野战军攻打太原时,毛泽东曾给战役的总指挥徐向前发电报说:“攻城方法望采用山东部队所使用的‘爆破攻坚’战法,既迅速,伤亡又小,又节省炮弹炸药……你们可注意采用。”

    毛泽东提到的这一战法,正是鲁中抗战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创造的。其创始人就是副团长王凤麟。

    当时对敌作战,每次攻打碉堡,眼见一批批战士倒下去,官兵们痛心疾首,一直琢磨用什么新法攻破这个“乌龟壳”。

    其间,在苏联专门学过爆破技术的副团长王凤麟设计了一种像柜子式的东西,用木头做骨架,下边安上木轮子,上面钉上几层浸湿的棉被,由一至几名爆破手在里面推着接近敌垒,并在敌火力下作业。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可行,还给这个家伙起名“土坦克”。

    194119,二团决定拔除新泰县张家栏子伪据点,想从实战中检验一下“土坦克”是否适用。王凤麟指定了爆破点后,攻坚战开始了。“土坦克”一上阵便暴露出了致命弱点:一是目标大,很快被发现,遭到敌集中火力的射击;二是行动慢,不能在敌火力下快捷地冲近敌垒;三是防护能力低,抵不住敌人的机枪子弹。

    攻击中,连续冲出去的三个工兵都牺牲了。

    见此情景,王凤麟心中万分焦急,他命战士刘厥兰带上炸药,两人一起来到一处小沟坡上。王凤麟指着敌人一个碉堡对刘厥兰说:“我注意它老半天了,这个碉堡有两个射击孔,上边那个射击孔敌人一直在射击,下边这个射击孔一直没有动静。我封住上边那个射击孔,掩护你上去在下边那个洞里安炸药,一定端掉这个‘乌龟壳’!

    刘厥兰点着导火索,在王凤麟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了上去。他来到碉堡跟前,见下边那个射击孔里面已经堵上,外边留了半截洞子,刘厥兰使劲把炸药塞了进去,又用石头紧紧地堵上洞口,便立即向回跑,他刚跑到王凤麟身边,就听炸药包像巨雷似的爆炸了,敌碉堡被炸掉了半边。

    刘厥兰一次不得已的“外炸”,无意中让爆破攻坚试验走向成功的门槛。

    19412月,“老二团”决定攻打徐家楼据点,战斗于夜间进行。徐家楼据点围墙又高又厚,炮楼与炮楼之间火力可以相互支援,很难接近。

    战斗之处也使用了已改进的“土坦克”,但重了推不动,轻了又易被子弹击穿,进攻中又有几个爆破员在半路上牺牲。工兵排的队员们都急红了眼。

    王凤麟蹲在一个坟丘旁,借用月光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随即和刘厥兰带着炸药来到村外的一幢房子边,他指着敌寨对刘厥兰说:“前边那个碉堡和围墙上的接合部有道缝隙,你冲过去把炸药塞到那个缝里,把它炸开!我用火力掩护你。”

    憋足了劲的刘厥兰点燃了导火索,飞快地冲了出去。时间紧迫,导火索越烧越短,眼看就要爆炸还没有到达碉堡缝隙,刘厥兰只好把炸药放在墙跟底下,转身向回跑。还没跑出多远,炸药轰隆炸响。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爆炸声把楼内的敌人一时震懵了,突击队趁机冲进围墙。

    随着“爆破攻坚”战法在实战中的不断改进,偷炸法、悬炸法、接力式连续爆破法相继问世。“爆破攻坚”战法日臻完善。

    “爆破攻坚”战法成了我军的“拿手绝活”,靠着它我军拿下了新泰张家栏子、博莱边徐家楼、泰安茅茨、博山甘泉庙、沂南铜井、蒙阴蔡家庄等一个个攻坚战。

    “爆破攻坚”战法在实战中的神奇威力不胫而走,由鲁中到华东,很快传到延安。中央军委一纸电文发到山东纵队,要求总结报告山东的爆破攻坚经验,“爆破攻坚”战法迅速在全军推广。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战斗条例》中,“爆破攻坚”战法,作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作战手段,被列为步兵五大军事技术之一。

    建立“黄金通道”保障中央经济

    阴森森的炮楼高耸,敌人的封锁区不时有人在巡逻,明晃晃的探照灯刺破黑暗,幽灵般地在旷野里荡来荡去。趁着鬼子巡逻兵的皮靴声渐远,几个黑影匍匐而来,“咔咔”几下剪开铁丝网,快速通过封锁带。

    不一会儿,鬼子据点响起了警报声,在一片枪炮点燃的火光中,几名身背黄金的八路军踏上归途,悄然转移。

    渡口边,运金小分队遭遇日寇追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狙击敌人,一路带上全部黄金,跳入湍急的河中,冒着枪林弹雨强行渡河。最后,任务圆满完成,但仅剩下了寥寥数人。

    这是抗战时期鲁中地区“运金小分队”的一次场景再现。

    193911月,中央派李富春、邱会作和邓洁到山东筹款。临行时,毛泽东交待:“把票子搞到延安什么东西也买不到,多搞些‘通货’(即黄金)比较好。”其时,东北、华北的黄金矿区皆被日本占据,党的经费极端匮乏。山东是抗日前线和根据地,黄金主产地集中在胶东和鲁中。

    想方设法在鲁中筹集黄金运送到延安。这不仅是一项急迫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的黎玉曾于1938年夏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亲身经历和感受到延安党中央财政的紧张和拮据,深知对运送山东黄金给党中央的意义重大。

    指挥115师作战的罗荣桓也多次指示:“我们这里管的黄金是给中央送的,一两也不能留,要全部上交中央。”

    就这样,胶东生产的黄金运到鲁中,与鲁中的黄金汇合后,再通过鲁中送到延安。鲁中地区成为输送胶东及鲁中筹集黄金运送延安的“黄金通道”。

    运送黄金去中央路途遥远,如果有大规模的战事或鬼子大扫荡的情况,就得先将黄金藏起来,暂缓出发。省委书记黎玉成为运送黄金的总指挥。每次有运送任务,黎玉都要提前和中央电报联系,掌握战事情况,并对交通线及沿途的情况了解清楚,成功地绕开了战事,避开了敌军。

    押运黄金,要高度保密。黎玉指示由团以上干部带队,选精兵强将护送。部队集中后,将已经包装成子弹夹差不多大小的金包,装进子弹袋,用针线缝上,登记分发给战士,大约每人携带五十两左右。

    当时,携带黄金的战士并不知道自己带的是黄金,带队干部只告诉战士是极为重要的物资。为了防止发生战斗,带金人员负伤或牺牲造成损失,不是每人都带黄金,只有大约一半的人带有黄金。携带黄金的人必须用生命保证黄金的安全,另一半人的主要任务是掩护带金的人,要求誓死保护带金人员安全。

    1942年刘少奇来山东视察,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护送黄金到延安。那一次,运送到延安的黄金达一万两之多,也是最多的一次。

    抗战期间,山东通过这条鲁中“黄金通道”先后向中央输送黄金13万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共莱芜历史网
    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电话:0634-6222597 电子邮箱:dangshi600@sina.com
    办公地址:莱芜市文化北路001号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05021671号-3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